惊
蛰
传
统
节
气
春
雷
响
万
物
长
二十四节气之一
惊蛰
【近现代】吴藕汀
杏花村酒寄千程,佳果满前莫问名。
惊蛰未闻雷出地,丰收有望看春耕。
惊蛰到来
公历3月5日至3月6日期间,当太阳达到黄经345°时,惊蛰到来。
惊蛰,古称"启蛰"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云:“二月节……万物出乎震,震为雷,故曰惊蛰,是蛰虫惊而出走矣。”
惊蛰时节,气温回升,雨水增多,我国大部分地方进入春耕季节。
2022.03.05
惊蛰在汉初以前被称为“启蛰”。启,有开始之意。因此,惊蛰既是生命诞生的时刻,也是重启的时刻。
惊蛰三候
古人把“惊蛰”分为三候:“一候桃始华;二候仓庚鸣;三候鹰化为鸠。”
春有百花,数桃花最夭。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当气温回升的时候,桃花便偷偷提早将春的讯号传给大地。
浐灞之滨,秦汉酒文化园,此时桃花娇俏、柳枝如绦。漫步其中,看生命力的尽情释放,感受厚重的古老文化与洒脱无拘的新生力量的碰撞。饮一壶老酒,在春风中坐看“玄鸟雄雌俱,春雷惊蛰余。口衔黄河泥,空即翔天隅。”春光如此美好,生活如此惬意。
随着气温的日益回升,“两个黄鹂鸣翠柳,一行白露上青天”的鲜活景象开始上演。作为最能感知春意的灵气之物,黄鹂的鸣叫则意味着春天的到来。随后,斑鸠、燕子等鸟类也现身林间。
/////////
我国很多地方在惊蛰这天有“祭白虎”、“吃梨”、“蒙鼓皮”、“打小人”等习俗,这些习俗承载了古人们消灾避难、迎接美好生命的愿望。
生命蛰伏
“一声惊雷万蛰醒,忽去温巢动离情。红尘陌上风烟重,涅槃重生踏春行。”
为了迎接这美好的时刻,很多生命熬过了漫漫寒冬,无边黑夜。而今,伴随着春雷的召唤,它们凤凰涅槃,重新孕育新的生命。这是成长的规律,也是苦苦的坚守,亦如74年不曾变味的冰峰。
梅花香自苦寒来,桃花夭亦经寒冬。一切等待都值得。
经过一冬的“蛰伏”,也祝愿大家磨砺自强,一飞冲天、一鸣惊人。